9778818威尼斯,欢迎您!

新闻公告

社联二维码

学生会二维码

思想引领
大学的价值是让学生更有智慧
发布时间:2016-05-03 00:00:00      点击次数:

大学真的在以学生为中心办学吗

  所有大学,几乎没有一个不说自己是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育人的。但这个口号已喊了几十年,还在不断重复,其实是因为没做到或者做好!

  对于教育和教学,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都有很多看法,甚至是怨言,而且抱怨已久。就我个人经验,从1977年进大学,然后读研究生、做老师、当院长和校长,直至创建和运行国际大学,可以说三十多年来耳边的这类怨言一直没断过,但也没看到有多么大的改进。为什么老是不变呢?

  我曾参加一次非常重要的高校咨询会,感到比较失望。听到的报告、改革方案、分组讨论着实让人失落,因为大家关注的基本上是大学内部管理中的事务性问题,如下一轮的评估或“教育工程”、内部行政管理权限的划分、教授指标的分配、如何追逐各类项目或指标等,很少涉及这个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发展的趋势、现代技术和社会对教育的挑战、教育如何应对挑战等。这个现象印证了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曾经指出的,“公共组织的变革很难从自身发起,大都需要其受益者或外部人士去推动其变革”。例如,具有“现代大学之母”美誉的洪堡大学的建立并不是由教授来推动的,而是源自一个外交官的努力。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变革也是由于社会普遍对大学的不满而引发的。

  很多人说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体制问题,我不反对。但我想说,不要永远以体制为借口推脱自己不积极行动的责任。在体制演变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管理和技术问题可以解决,无须等待!令人欣喜的是,已有一些包括国立大学的校领导,充满了教育的情怀和育人的激情。如果中国高校有1/3这样的人,如果我们教育体制改革能促使涌现出更多这样的教育领导、管理者和教师,中国社会选人用人制度的眼光也能逐步从证书移向人才的素养和能力,中国的大学、中国的教育还是大有希望的。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帮学生学会学习和成长

  当走进一所学校,无论其说辞如何,会很容易感受到:这个学校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所有人的眼光都是围绕着校领导或上面的指标转。例如,目前很多学校更关心一流大学评估,如何凑数字搞一流学科等等,而不是怎样适应新形势帮学生获得最好的成长。

  那么学校到底怎样做,才是以学生为中心呢?反思网络化了的生存环境,不难从自己和学生身上发现,学习的行为方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从最原始的宗教到知识的传播到研究再到重视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基本上只是大学的功能不断地向外延伸,在运行模式上几乎无革命性的变化。但在知识获取日益便捷廉价的当代,人们很难“无知”。以传授知识解决无知的问题已不再是大学的主要任务。现在人们遇到的问题往往是信息、知识太多,要在杂乱的知识中选择正确的,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或迎接挑战。不懂一件事不怕,“谷哥”“度娘”可以帮你获得相关信息和知识,得到一个大体的答案,难的是你如何判断它的正确性。现在是有知,但不见得懂,不见得会,这才是这个时代学习要解决的最主要任务,相应地,大学课堂也不仅仅是让大家“知道”就行了的。

  依此我们来考察现在人们日常的两种学习行为:“Formal Learning”(正式学习)和“Informal Learning”(非正式学习)。

  课堂、教学大纲的设计基本上是正式学习。先不说正式学习好不好,认真思考现在的正式学习中,有多少老师认真研究学生为什么要学这门学问?这门课想训练学生什么样的素养?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知识?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训练这些东西最合适?怎样保证学习的效果?这些根本问题要么没得到重视,要么没得到有效的研究。

  在我所在的大学,我们所做的探索是正式学习已不再是一门课、一本教材、一个老师、一堆知识点。课程由Lecture(讲座),Tutorial(辅导),Seminar(研讨),Project(项目),Workshop(工作坊),Self-study(自学)等组成。讲座一般采用大课形式,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学,辅导是以小课的方式帮学生解读学习中的问题进而深入探索,研讨主要展现该领域最新进展以引领学生进入前沿,项目则帮学生以实际问题的研究整合所学知识并训练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坊等则提供师生更广泛与深入的交流。在这样的正式学习中,最核心的是自学,因为上述所有环节都要求学生在参与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整个学习过程实现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成长。

  大学除了需要迅速改进正式学习,还需要对比重日益增加的另一种日常学习行为即非正式学习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如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学、研究、参与各种各样的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活动。同时要研究怎样以正式学习引导非正式学习,使其更有价值,以帮助学生在全球化时代和网络环境下学会学习和成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强调“体验式学习”,中国民间也有“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说法,西方人则讲“Learning By Doing”(干中学)。还有一种学问,叫做“Education Cybernetics”(教育控制论),即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提供环境和资源;老师提供指导;学生学习或相互学习。那么,在该过程中教育者提供什么样的干预,会让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能得到最大的价值?这也是现代教育需要探索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地方,但不只是学知识,更是一个帮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学生应处在核心位置,老师要把自己看成是一种教育资源,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而不是塑造者,然后学校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平台,支持学生有效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正式学习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而且是引导性的,大量的学习发生在课堂之外,以非正式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自学、案例、项目、研究、实习、团队合作甚至是社会的调研等使自己习得知识、训练能力、提升素养。

让学生更有智慧,是大学价值的真正所在

  网络化环境和信息技术使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在思考它的新版本,大学概莫能外,否则将会面临哈佛管理教授预言的那样将面临破产!那么大学的新版本是什么?

  近年来,关于MOOCS、网上教育讨论的比较多,虽然不少网课只是把传统教学计算机化,但也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如美国的可汗学院。假如一些公司出重资吸引全球最优资源搞网课开发,用现代教育的方式提供服务,便会吸引足够量的学生选读,公司可获高额利润,于是没有一个大学可以跟这门课程较量。如果因高额利润有成千上万这样的公司涌现,而大学依旧遵循传统的教育理念单纯地提供知识,大学一定会被打败。但是,如果大学认真研究现代环境下校园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其实有一千个这样的公司联合起来也没办法打败这样的大学,因为这些公司很难制造出校园的价值。那么校园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没有考虑清楚,就有可能败在这些公司的手下。如果考虑清楚了,你既能利用这些公司站得更高,又可使校园的价值得以提升。毕竟,一个人在屋子里通过网络选学50门课,跟在校园里学50门课的价值完全不一样。

  每个人都希望有所成就,所以选择入校学习,然后去干一番事业。人类从事一项事业可能有几个途径:当外界环境相对确定,利用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就可以实现目标,此时需要学习知识。但当不确定性比较高时,简单运用知识已不足以解决问题,例如,现在的房地产,是买还是卖。这种决策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价值判断、综合分析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如果再进一步,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和模糊,人们看不透未来。如果再走向极端,面临的环境高度不确定、复杂、模糊和快变,怎么办?此时,只能相机行事,为了生存和应对挑战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能力、素养和智慧。

  那么,在能力、素养和智慧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大学教育能够满足时代的要求吗?能力怎样训练?素养怎么提高?如何让学生更有智慧?自然,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已远远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不难理解,能力靠训练和实践,素养需熏陶和滋养,智慧在感悟和启迪,那么学校如何有意识创造这样的条件和环境、如何营造氛围和文化、如何设计教学和活动,帮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能力、素养和智慧?怎样有意识地把这些训练纳入学校的育人计划?这是当代大学需要深入探索的。

  为了让学生更有智慧,大学需要倡导研究导向型的学习和教学。

  所谓研究导向型的学习,目的是启迪学生的好奇心以释放其学习的动力和潜力,训练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孕育他们的创造性行为,发展他们的一种复杂心态(Complexity Mindset),提升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关键首先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过程。不是应试,而是“解惑”;不是简单教知识,而是领导学生学习。例如,以一门课程知识体系所解释的现象和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尝试通过课内外学习和研究甚或实践去解释现象、回答问题、应对挑战,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养、增加智慧。

  其次是老师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不再是一门课一本教材一堆知识点,而是根据所授课程的知识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以相关的现象、问题、困惑、人类的挑战甚或当下的社会现实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研究和解决问题,并在整个研究或探索型学习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最后,学校需要构筑资源环境和支撑体系,支持学生和老师的这种学习和教学活动。如果学校能营造这样一种融合网络资源的超现实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帮学生从过去的记忆和理解知识转变成通过研究问题和现象获得知识、能力、素养和智慧,老师从过去的“教书”变成现在的“领导”学生研究型学习,并和学校一道帮助和支持学生通过这样一个探索之旅获得健康成长,校园的价值将是任何网上课程或公司无法比拟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的关注点从过去的知识转化到现在的问题和现象以及学生的成长,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活的经过整合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找知识、整合知识、解决问题,学会了研究、与别人合作,学会了表达和沟通等等,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他们自己的能力、素养和智慧。这样的教育必然有利于师生形成开放的心态、全球的视野和强大的竞争力,成为世界玩家(Global Player)。当我们师生员工以世界玩家闯荡全球的时候,谁又能质疑我们大学或教育的价值和地位呢!

  (作者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管理学教授



上一篇:人才培养须蕴含工匠精神的教育
下一篇:习近平在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 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锐意进取 为共同理想和目标团结奋斗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9778818威尼斯(澳门)股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xcb@zust.edu.cn  浙ICP备11051284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318号9778818威尼斯习得园C2-6楼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507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