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8818威尼斯,欢迎您!

新闻公告

社联二维码

学生会二维码

思想引领
一流教师在育人一线 一流人才创一流成果--—浙江大学牢记总书记嘱托培育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
发布时间:2017-09-07 00:00:00      点击次数: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浙江大学的足迹】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钱塘江畔的浙大师生正牢记历史使命,勇担时代责任,全身心投入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实践中。依靠改革激发活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用实际行动回应总书记的嘱托。

激励一流教授登上讲台

近年来,诞生于浙江大学的一项项科学成果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全国第一对乒乓球对弈仿人机器人,第一套悬浮三维成像系统,第一次实现可见光波段的生物隐形,第一条大型飞机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第一套高精度计算机水转印装置,第一次实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在ESI学科排行榜上,浙江大学有1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学术机构前1%,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科研体量与水平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高水平的研究,怎样转化成为高水平的课堂?“我们应该研究的是怎样促进科教互动,让高水平的研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效成为育人的力量。”浙大校长吴朝晖说。浙江大学曾历经三次大讨论,探索研究型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浙大聚焦的问题之一。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研究者,每一个研究者都是老师。”在考察了浙大的学生培养环境后,英国爱丁堡大学副校长杰里米·布拉德肖教授想起了爱丁堡大学这个流传很广的育人理念。基于共同的培养目标,2015年5月20日,爱丁堡大学正式与浙江大学共同宣布,设立联合学院共同开展生物医学本科学位教育。

尊师重教之风,在浙大传承至今。学校通过一系列政策设置,保障和鼓励高水平教师站到教学一线。

“必须为本科生上课,连续5年。”2009年,全球排名第8位的化学家彭笑刚教授全职加盟浙大时,浙大校长欣然应允了他提出的这一“条件”。他成为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的主讲老师。

事实上,浙江大学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第一等教授”上讲台的政策。2016年,浙江大学又有一项首创的人事聘任规定出台:对于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在岗位聘任时明确提出承担本科教学或研究生核心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每位高水平教授,必须和院系约定年度教学工作时数或基本教学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薪酬待遇将按比例扣减。

“一位教授的科研水平,只说明他是否具有任职资格,教学才是他真正的使命和工作。”基础医学院院长欧阳宏伟说。2011年起,浙大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生物医学本科专业,在国家试点学院的项目支持下实施改革探索。2016年夏天,首届20位同学完成本科阶段学习,16人获得世界一流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两人跨界读心理学和计算机信息学硕士,“一个神奇的班”的故事在浙江大学传为美谈。

鼓励一流人才扎根基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基层作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立德树人要求我们树什么样的人?我认为,一是有家国情怀的人,二是有担当精神的人,三是有引领能力的人。基于学生成长的需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浙大党委学工部部长邬小撑说。

苏凯麒,浙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7届博士毕业生。他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其中4篇是仪器仪表学科最高级期刊。这位优秀的博士生最终选择去山西做一名选调生。近年来,浙大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学生赴基层就业。同是今年毕业的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胡辉勇,马上要去江西做选调生:“基层工作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是检验我们求学20余载最好的试金石。”心怀天下的报国情怀,在浙大校园蔚然成风。

姚玉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眼科主任,20世纪90年代,他赴日本留学后婉拒国外名校工作机会,回到祖国。回国后,他致力于眼科角膜移植的研究与创新,独创的角膜移植术,成功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一难题。姚玉峰说:“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还刚起步,千千万万的角膜病患者等待学有所成的专家来救治。选择回国,我义无反顾。事实也证明,回国让我的技术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浙大师生为身边有这样一位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典范而感到自豪。

浙大党委书记邹晓东说,姚玉峰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表明,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始终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他表示,学校党委将以学习宣传姚玉峰同志为动力,进一步树立一流意识、一流目标、一流标准,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要。

创造一流的育人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如今的浙江大学让所有校园中的职员都变成良师,全员育人。

浙大提出建立“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的建议,要求浙大教师、干部自觉主动担任“新生之友”。“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一启动,一大批教授、机关管理人员踊跃报名。启动仪式上,每位到场的“新生之友”都与所联系的寝室成员相互认识、互留电话号码和邮箱。越来越多关心教育、关心学生的浙大教职工参与到“新生之友”寝室联系活动中。浙大“新生之友”的名单中包括了全体校领导、院士、973首席科学家和长江学者等。这些优秀学者与新生寝室建立联系,以自身的人生经历与学术品格,启迪与引导新生。

全国第一条学生街,日前在浙江大学“开张”,这是一条完全由学生自我运行管理的“长街”——20个空间,自我制定目标,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这是一个浙大首创的学生文化空间项目。开街仪式上,校领导对入驻的学生团队说:“空间很小,世界很大,走出你们自己的路吧。”


(本文刊登于《光明日报》2017年9月6日05版)



上一篇:做“四有”好老师 当好学生引路人
下一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9778818威尼斯(澳门)股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xcb@zust.edu.cn  浙ICP备11051284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318号9778818威尼斯习得园C2-6楼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5070370